锐评二游文案
我们现实里都没有这么残弱、这么孬种
你不会指望在短剧平台里面找到一部对标霸王别姬、对标肖申克的救赎的作品。为什么又会期望在一众二次元游戏里找到世界级的剧情,像红楼梦一样深刻?很多东西是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1000 年后,《红楼梦》依旧还是名著,依旧有无数人去研究它,它的地位依旧无可撼动。但二游文案,下一个版本就不见得会有人记得了。写得好的内容还没有爆大雷,让人印象深刻,但依旧有人乐此不疲地拿二游文案去蹭名著,去稀释文坛的价值获取。短期内还能引发一些人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去关注、去游玩,但时间稍长就会变成一个笑话。
即使是目前让我感到比较满意的二游文案,它也只是在网文层次上的能打。它可以把故事理得很清楚,节奏很舒适,情绪渲染很到位,文笔很优秀、很细腻,但终究止步于此。你再往它上面去上价值,想把它推上神坛,那是很可笑的一件事情。我们大可以大大方方地说,这个文案给我看爽了,看得很舒服,太对我的胃口了,哪怕上架小说平台都是能令我花钱订阅的水平,但还是止步于此。而不是像以前二游的 KYL 和受众,又是世界级文案,又是越看越红的,拼了命地把自家游戏的文案往神坛上面推。可呼声再大,它也终究是商业化的产物,是和短剧一样,商业化到了每一寸肌肤、每一滴血液乃至商业化到骨髓的产物。可能角色说的一些台词,都是为了让你更好地爆出米来。一些角色的背景比较可怜,是为了激发你的同情心,让你爆出米来。一些角色给你若有若无的示爱的感觉,是为了让你爆出米来。一些角色直接对你示爱,也是为了让你爆出米来。有些人明白这一点,只是跟厂商各取所需,一方得到米,一方得到精心经营出的幻想。本来是不寒颤的一门生意,却架不住相当多人对厂商提供的内容入脑之深,竟然觉得油厂的文案是真的在搞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创作。而 KOL 则故意把某某人们往这个方向上面引导,这就是世间的美好啊。越是万字解析,某某人就越是觉得这个东西太牛逼了,膜拜之情无以复加。有些人就真的会觉得名著吧,云里雾里的,也就那么回事,不如我们二游文案的谜语人高级。毕竟你看那个万字解析能解析出这么多东西来。
实际上,初看二游文案之时,光是明线上的内容,都很难给到萌萌人不错的观感。你又怎么能指望并没有寄予太多的商业期望的暗线里面,能写出什么花来呢?就好像一篇普通高中生写的作文,本来按照题目写,也只能拿一半的分数。他就算明文的内容以下藏了点什么东西,你要按照高考阅读理解的规格去给他做阅读理解,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忧愁,那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那不是很滑稽的一件事情吗?
说好听点是冰山理论,你先写出很多东西来,然后只展示出一部分,然后把很多的线索一些藏在道具的文案里,一些藏在垃圾桶里,一些藏在任务的只言片语里。但是其实全部搜集起来,整理起来,串起来,它依旧不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它跟剧本杀是一个套路,区别就是反而很多剧本杀的暗线都能做得很精彩,而二游文案的暗线归结起来就是只能说啊,这片大陆以前发生过这样那样的事情,逻辑也很简单。如果你能把暗线写得很精彩,那你为什么不直接把明线写精彩呢?是不想吗?
往难听一点的方向说,虽然你这个所谓的冰山理论听起来很高级,但对于收集党、考据党以及入脑玩家以外的正常游玩的普通玩家而言,还是挺灾难的一件事。直接产生的恶果就是谜语人经常会有 NPC 和角色张口闭口说一些专有的名词。搞笑的是主角直接去问他那是什么意思,然后对方说你到时候自然就会知道。有些是直接不演的,完全没有前情提要,张口闭口就是谜语,就单纯给你一种谜语人的高级感,然后让你慢慢游玩才能明白含义,直接令玩家玩得云里雾里。或者会有一些提示和讲解,但玩家稍有遗漏或者稍有遗忘,就会对整个剧情的观感产生负面影响,于是要重新去补设定。当然它也是一种对玩家进行筛选的提纯的过程。全面接受这一系列的提纯的玩家,且不说他是否真的完全理解了文案要表达的东西,起码他已经占用了你足够多的时间。除开沉没成本的覆水难收,你对一个东西投入的时间越多,就越会觉得它很重要。吾已无法跳过的逐句播放,一句一句喂给你,不容你是否买账,提高你的入脑效率,才能覆盖掉买量成本。KO2 的解析当然也是其中的一环。
不过没有关系,虽然很 K2 能万字解析出让某某人入脑的内容,我们也可以万字解析出二游文案距离观感好的网文以及 galgame、漫画、动画、影视作品等其他载体的内容,究竟有哪些方面的不足。是的,在我眼里,许多二游文案别说媲美名著登上神坛了,它距离自己本该做到的一个好的观感,都还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先前提到的冰山理论谜语人只是所有问题的冰山一角。首先,我们强调它是商业化到骨髓的产物,自然要说商业化对二游文案产生了什么影响。这就不得不提到稿费效应。简单来说,当稿费按照字数结算,作者自然愿意花大量的笔墨去做环境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那如果稿费按照稿者的行数来结算,那就写短的剧情换行了。当然,大部分文案既不按照字数,也不按照行数结算,但二游厂策划自有要求。而二游厂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卖角色,你要卖角色,但要把笔墨给到角色。如果卡池需要,他们甚至可以把跟剧情无关的角色加进版本剧情。可很多人还在否认其中的关联,然而这只是最小的副作用。
中等的副作用是卡池导向的剧情,直接导致了群像灾难。拯救世界之前可以跟角色约会,一股脑地把角色的一切展示在你的面前,哪怕跟原本要讲的故事并没有什么关联。而且他还可以穿插进主线里面强制观看,打断原本观看主线的节奏,就像电影院里插入广告,你还没有办法像视频一样拖动进度条。而角色剧情的目的很简单,让你喜欢上角色。问题就是我们的玩家在现实里面,擅自期待的那种喜欢已经足够多了。以往我所见的老婆党、纯爱党多是一群可以用单纯去形容的人,敬他们一尺就能让他们还一丈,给他们点关怀,就能让他们像是被拯救了一样,对你死心塌地。但随着他们付出的善意被当成理所应当,被无休止地利用和榨干价值,还要索取更多,被背叛,甚至他们的真心被当成狗屎不如的东西踩在脚下,他们就学乖了,没有那么容易因为你的一点点示好,就把心掏出来给你了。
但二游文案为了卖更多的角色,又要应对更多的玩家群体,别说直接对你示好了,就连简单的暗示都相当的抠搜。那就只能用更多的笔墨了,简单来说就是混脸熟,增加在你眼皮底下停留的时间,说不定写得够多,还能戳中你的某个点。但文案也是人,是人都会卡文,然后角色剧情就会变得公式化:一个古怪的起因,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角色水灵灵地出现了,然后一起解决一个既不大也不小、反正总得有人去干的事情。中途向玩家兜售角色的人设:他学识很渊博,他有某种独特的体质,或者他有自己的手工艺爱好,他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并且只有你看到了,就会给你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的感觉。你看,他的过去只有我知道,他的另一面只有我知道。但其实这种东西距离所谓的暧昧、所谓更深层的羁绊还差得很远很远。但这种公式化的套路还是很有效的,对于尽可能地向玩家兜售更多的角色而言,它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
这玩家只不过是像众人阅读一样,被迫地品尝越来越冗长和公式化的和角色接触的剧情。尽管那些剧情真的没什么记忆点,因为文案也没什么好写的,以至于个人剧情的质量往往良莠不齐。即使玩家花费了非常多的精力去看,往往能留下来的印象也很少,也只是让玩家记住了几个角色的人设。但这就够了,能让玩家记住角色的标签,本身就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当然,也并非所有角色都不能向玩家表露心意,但当你看到对你示好的剧情时,请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你要面对的是另一个衍生出来的恶果,就是所谓的“麻辣占模”。
对玩家更多示好的角色,则通常更容易受到青睐,因为人都会有本能地想要去回应某种情感的心态。而玩家喜欢上了一个角色,他就会希望能更多地使用这个角色。如果这个角色恰好拥有非常出色的数值,他就会给到厂商非常丰厚的回报。然而,在这个角色的数值被稀释之前,后续的角色不对玩家示好的,要么没法卖,要么只能依附于前者,成为一个配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出现了“麻辣占模”。越是表现出喜欢主角的角色,强度就越是路边一条。比如说某个知名麻辣角色,作为一个五星,他的数值和机制连四星的辅助都不如,还只能给特定的队伍服务。而像这样的角色多了,就催生出来一众角色粉的小团体,也会有两个运动方向。
一种是冲锋派,包括 KY 刷屏、求厂商加强,包括从高考考场冲出来,在媒体面前求角色加强。但这种无理取闹的要求,几乎唯一的结果就是年复一年地被厂商所忽视。一种是找补的派别,会出视频用各种的话术,还有一些野鸡厨子大赛的成绩,去证明角色并不弱,其实不是路边一条,他是有属于自己的应用场景的。虽然某些场景可能只有一点点,用别的角色将就一下也是可以的。但你为了那么一点点的用途,花费攒了若干个版本的抽卡资源,还歪了卡池,吃了大保底,拿在手里怎么看怎么不顺心,只能安慰自己,起码角色还是多少有点喜欢自己的。这就是二游厂提供给老婆党的福报,尽管该角色也不见得多喜欢主角,只是在红烧牛肉面里的牛肉末,也足够甘之如饴了。
但这只是冲着卡池写文案的中等副作用。真正让故事变得失去观感的,还是第一人称主角作用的缺失。为了让角色尽可能卖出去,更多又不能走向玩家示好这条路,那么更好的方法就是把高光安排给角色。如果一个角色在剧情里表现得强大,那么把数值填给他也是相当的名正言顺。而往往一个版本更多的需要兜售多个角色,你可以看到最滑稽的场面,就是出于卡池安排的需要,强行把一个几乎无关的角色安插到相应的剧情里,甚至还要让他抢走主角,哪怕是原本作为剧情核心的角色的戏份,风头都给他出尽。
是的,我们没有忘记,现在的二游是有一个明确的让玩家代入的主角存在的。他是既要又要——既要第一人称的代入感,又要给其他角色安排大量的高光。结果是什么?主角全程作为见证者,默默地见证着事情的发生和结束,顶多做一点无关轻重的事情,相当于吃别人的剩菜剩饭。主角不断地掉线、失去链接,不断地发生主角做不到的事情,也没有解决的方法,只有其他角色有相应的能力和手段去解决相应的问题。
其实,不光是你要写爽文,还是要写传统的王道故事,你就是写群像也好,玩家既然有明确代入的对象,你就不能把玩家带入的视角的主角晾在一边。这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原理了。主角可以不强,但他不能什么也做不到;主角可以不是智谋最强的,但他一定不能没脑子;主角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不作为,拒绝道德绑架,但他不能在真正需要他,而且他也有相应能力去解决麻烦的时候袖手旁观。我们现实里都没有这么残弱、这么孬种。
二游文案给我的观感就像是一本无敌流写崩了的网文。主角设定得太强了,不知道怎么写了,开始虐主,开始降低主角的智商,让他很容易被算计,让他碍于种种的限制,无法出手,无法动用武力去解决问题,甚至直接削弱主角的战力表现。于是你就能看到,他们给了主角神秘并且强大的设定,也给过主角足够的高光和表现,但战力的浮动可以说非常的搞笑。明明是天才指挥官,但下属没有一点敬畏,反而摆着一张臭脸,一副“爱谁谁,反正我靠自己的力量也能解决问题”的姿态;或者明明有比肩神明的力量,拥有过显赫的亮眼战绩,但一些角色又表现出“你很不行,我才行”的架势;明明拥有直接武力解决的手腕,但剧情需要表现出卡池角色的付出、他的牺牲、他顶住压力解决问题;明明只是一群凡人,却可以在主角的面前狗叫,而且主角也静静地在旁边作壁上观。哪怕这些 NPC 出言不逊也好,哪怕动手要跟主角有些交情的角色剁手剁脚也好,都可以无视,都可以静静地看着。有些时候,同样量级的敌人,我们明明知道主角跟他有一战之力,但主角一定会被暂时击败。留有很多初见杀也好,没有特定的战胜的方法也好,反正卡池角色来了,问题就解决了。可能主角可以去打个辅助、打个下手,也可能主角完全没有表现。还有就是强制掉线,就是一个字——睡。睡得让我觉得很不安心,但主角又睡得很安心。我都不知道这么重要的人物,这么丰富的江湖行走的经验,好像是个 NPC 就能给主角下药,就能把他迷倒;好像一个偷袭一闷棍,主角就能放倒。然后场景里紫不拉几、绿不拉几,一看就是毒气,然后主角就水灵灵地直勾勾地走进去了,吸进去了,然后就倒了。我都不知道这人是怎么活到现在的。而且你作为这么强大的存在,连一点毒抗都没有。
网文里其实存在很多高攻低防的主角,身体还就是那个肉体凡胎,理论上来说,就算是凡人都能直接暗算偷袭,然后将这斩杀。但他们实际的表现都是感知很敏锐的,反应也很快,总能判断出哪里不对劲,谁要暗算他。反正你也别管,这是一句话:“跟我玩,你还嫩了点。”但二游主角他设定可以是实力强大、比肩神明,肯定不是那种肉体脆得跟张纸一样的存在,结果还是毒抗为零,韧性为零,一放就倒,纯粹满足文案要他暂时下线,把高光留给其他角色的需要。观感上来说,你的代入感就会变得稀碎。
我还是那句话,太废物的主角实在是没法让人代入。如果你连心甘情愿让人去代入都做不到,那请问你跟二游剧情相比,起其他载体的内容到底有什么优势呢?群像并不是过错,古往今来能写好群像的著作并非没有,应该说很多。但二游文案并不具备这样的笔力。其实,主角的代入和爽感与塑造角色之间是可以去调和的,只是看执笔者是否有这样的考量,是否在意读者和玩家的体验。尤其如果文案本身还有对角色存在内部爱的偏私的情况,这种失衡就会更加剧烈。
我的意思很简单,如果执笔者本来就是角色厨,或者被角色厨要求增加角色的戏份、增加他的高光,那么主角就会变得更加路边,那都是很正常的。以上包括无关角色空降、高重复度的角色的专属剧情、阅读虐主、主角地位的丧失、爽点以及高光的转移。如果还只是卡池导向的商业文案产生的问题,那么文案的个人发挥,也很容易对玩家产生负面的观感,比如说对黑深残和 Bad End 的追求。
先说黑深残。不可否认,那种黑深残的内容还是会留下更多的记忆点,让观众更加难以释怀。就像一个角色,如果顺利落地加入仓库,那么就算你刻画得很好、很优秀,他也大概率会在一段时间后泯然众人。因为剧情还在不断地继续,角色也一定会不断地推陈出新,最后他只会在一个角落无限期地尘封,如果没有把它持续地拿出来加热的意愿的话。但如果你在这之前把它一刀,它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成为玩家的白月光、意难平。其实你仔细想想,如果不是这一刀,这角色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也就那么回事吧。而且,越是微辣的角色越容易这样去操作。这角色他喜欢你,你喜欢他,喜欢是把卡给你刀了,可怜的小就被轻易地玩弄于股掌之间。后续厂商需要持续性地把他从坟里刨出来消费,还是要复活出来大卖,还是配冥婚,都是一念之间。你看吧,轻轻一刀能做到的事情就有这么多,角色如此,更别提那些无足轻重的 NPC 了。只要他去死,就能推动剧情;只要他去死,就能给你留下记忆点;只要他去死,就能让你意难平,让你觉得文案很高级、很脱俗,和以往看过的那些子供向的萌萌哒剧情不一样。这个世界从来都是残酷的,正因如此,我们才要拼尽全力把握这世间的一切美好啊。只是光这样想想,文案的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吧。
其实理解文案,每个人都有不幸的经历,黑深残的内容很容易就能根植在人心里,成为一种个人追求,已经刻在骨髓里的东西,而且还很想展示自己,让别人知道自己有这样的追求。莫名其妙把人刀了,只是为了体现世界残酷,都是很常见的写法,还要别人欣赏。但它只是供人猎奇的东西,并不能成为主菜。而二游文案正是把这种东西当主菜在烹饪,而且锋利得很强行。没有刀的点,也要创造机会去做无意义的赴死:明知不敌还要死战而死,去坚守无益的道而死。还有大量的环境击杀,只是为了凸显环境的残酷,就把有一定剧情分量的 NPC 刀死,甚至那 NPC 还是搞笑角色,甚至没有起到点什么作用。你把人刀了,如果确实需要他推剧情,那是无所谓的;你为刀而刀,是不是就是你的问题了?
还有就是对 Bad End 的追求。缺憾是有缺憾的美感,和前面说的同理。比如说迄今为止我复刷最多遍的动画电影就是《秒速 5 厘米》,番剧有《CLANNAD~AFTER》它们就是我心里完美的 Bad End 作品。结果就连新海诚都连做好几部 Happy End 结局了。问题就是,人们在现实里已经经历了很多的不如意了,相当多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兑现的生活,已经很精疲力尽了。你写个糟糕的结局,又没有让人哭出来、释放情绪的本事,使得多数人根本就不会期待这样的结局变得更多。只是同样追求 Bad End、觉得 Bad End 才是艺术的那种同好会追求一个坏结局。同时我也很讨厌那种记忆丧失的桥段,或者说连存在也被抹去的桥段,让我感觉特别的虚无。明明一起经历了那么多,结果好像留下了什么,又好像没有留下什么。起码得像《千与千寻》一样记住点什么重要的东西,起码有一个录音笔可以让他安心。《你的名字》的结尾也是这种,有人评价说:前世的奋不顾身,换来今生的一点心动,很有宿命感。前期它是一个很好的结局,而且它是一个 Happy End 结局。但凡你没有那样精彩的演出,而且还是坏结局,或者没有什么营养的普通结局,那你之前所做的一切不就是在浪费时间吗?什么人会觉得这种安排很有艺术感?说实话,真正追求艺术,谁会在一个二游里面找艺术啊?一个供人消遣的东西,能把观感做好就不错了,还跟他追求艺术?而且还总有人觉得写出圆满的结局就是合家欢包饺子,其实那是非常片面的看法。好结局和坏结局都可以写得非常精彩,考验的只不过是执笔人是否有能力去写好一个好结局。而且如果执意写坏结局,你往黑深残了写,也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如果你脑子里想的是“狠狠给我记住吧,我一定会给你漏一点什么”,它就会非常的抽象。游戏本身也是强行刀的降智剧情,就更让人暴躁。坏结局也是可以爱而不伤的,也是可以让人平静地接受的,也是可以带一点人文关怀的。算了,我跟你谈这个东西,还人文关怀?哎呦,文案别夹带私货就不错了。
关于私货的夹带,哎呦,文案是接近能拿百万年薪的人类精英,每次品尝他们夹带的私货,都能品出对玩家的蔑视。如果心里有一点对玩家的敬畏,也不会觉得玩家的智商可以随意去侮辱。大多数玩家看不懂他们想表达什么,即使他们的表达其实很低级。很多时候只是最简单直白的暗示,很多时候只是普通的谐音梗。你可以觉得自己没被骂,也可以觉得自己被骂了。但是二游文案可能不恶心你,但二游文案不恶心你,不太可能。因为他们发现他们真的可以这样做,因为他们怎么做都会有人替自己找补。当然,这种通过谐音梗暗示对玩家的直接侮辱还是比较表层的私货。再比如通过场景道具去暗示:红色小人跟蓝色小人亲密无间,黄色小人是扛着摄像机的那一个。你要怎么说?反正就是你想太多,哪怕他明目张胆、毫不掩饰,但你就是在无理取闹。
稍微深一点,涉及的东西就比较多了。绿帽子当然是让玩家最不能接受的,一旦谈及这种内容,马上就有人会说你在搞“自绿”。我觉得很搞笑,你不能只有在想让玩家相信某个角色是麻辣角色的时候,才让人发挥想象力。别人一个微笑,就让你想象成他已经彻底爱上你了,他现在心里十分忐忑,又想找你告白,又担心拒绝,又克服不了大环境的阻力,只能强行压下自己的心思,最后走向遗憾。但其实他心里也恨不得跟你生十个孩子——这是你要我把一个微辣角色,或者根本不放辣的角色,想象成超级麻辣角色,是需要想象力的。如此庞大的想象力,我觉得能想出来都不太是人类了。
结果呢?两个角色男女搭在一个屋子里,屋子外面可以听到呻吟,出来的时候两个人满身大汗、意乱神迷。结果你跟我说什么也没发生,他们只是在里面锻炼身体。你要推导出已经发生了什么的结果,需要多少想象力呢?几乎不需要多少,简直是明摆着的。这个时候你说你的想象都是妄想,眼见才是为实的。对,确实没有直接的擦边行为描写,但你不能把别人当傻子,对不对?你连最基本的避嫌都不做,赤裸裸地炒 CP、配种,还要一众老婆党坦然接受。怎么好事都被你占光了?我一度怀疑这样写的是炒 CP 有瘾,但原本就跟主角搞暧昧的角色,你也要乐此不疲地这样搞,是不是自己有绿帽癖,就觉得别人也有?你觉得你是在造福大众了,那我谢谢你,好不好?
再深一点,比如某个游戏就藏了鱿鱼教的内容。这方面不能聊太深,但我觉得你一个二游受众还是以青少年为主的,你藏这种东西,你要死啊?说完这些,你可能会觉得它确实烂完了。但我们不能一味批判,二游作为内容载体而言,还是有一点优势的。它还有作为长线 Galgame 的优势。稍微玩过几款制作不错的 Galgame 的朋友都明白,如果一个 Galgame 对你的胃口,那么对它的游玩真的是纯享受。它能给到你很足的代入感。但那是基于别人对这个领域的深耕,经过大浪淘沙式的内卷,已经彻底卷明白了这样一个内容载体。但它的缺点就是短、少,没法像正在运营的游戏一样持续地更新。
但我们看到很多二游根本没有那样的水平,加上卡池模式需要让主角只做摄像头,大幅降低代入感,然后又要搞一大堆私货,让人出戏。就这样的情况下,它也只有“量大管饱”的优势。但是穿插在剧情浏览之中的大量的跑图、找路、收集道具、大量的解谜、解锁和交付任务、前置任务、NPC 占用无意义的寒暄和客套话、换谁的对白、一句话就能写完的战斗……如果是冲着体验剧情去的、比较忽视养成的玩家,还会卡关、还会卡等级、不给你解锁章节。有太多打断你浏览剧情的内容了。你本来代入感就很差,又会反反复复被打断。我只能说,它作为一个内容载体并不优秀:没有电影的沉浸感,没有 Galgame 的代入感,没有小说的易读性,没有动画的方便和轻松。它作为融合了前八大艺术的第九大艺术,本可以让你更加沉浸于游戏世界,给你更强的沉浸感、代入感和真实感。但二游剧情给我的感觉只不过是一个低效的、频繁被打断浏览的 Galgame,还不如跳过。
但有些游戏就不能跳过。尽管我已经知道是什么原因强行要给你灌剧情,但我依旧要说:如果文案足够精彩,我一定不会害怕你跳过,因为你跳过的是你的损失。如果我有那样的能力,我会让你发自内心地喜欢上文案本身,而不是强制你观看。诚然,现状是让我不满的。这种让人不满的现状到底是态度的问题?但我们对抗厂商的手段是极其有限的,尤其是在一大堆 KOL 不断给某某人洗脑:“这个剧情藏了很多东西,那条暗线有多么牛掰。”以至于敢对剧情提出质疑的人,都被扣上“游戏黑子”的帽子。但我想,如果批评不自由,那么赞美也无意义。过分的包容会导致的只有文案在取悦观众还是取悦自己之间选择后者,成为文案想塞什么就塞什么,垃圾桶一切以自己的发挥为最优先。
哪怕站在一般向玩家的角度,想要好的观感,也并非什么太过分的要求。一个流畅的剧情节奏,不要老是被打断,不要老是灌水灌得让人发困;写梦想就写得全力以赴些,写得充满激情;写友情就写得纯洁些,把该写出的热血沸腾的羁绊写出来,而不是放任自己配种的心思无限发展,最后给角色搞成绑定;写冒险可以写得王道一些,王道并不是俗套,它要比你流于表面的“高级感”高级得多;写爱情可以写得真挚一些,结婚还是拍广告还是演戏?那你这个婚还结不结?结果婚纱还是要花玩家的钱买。人家不是没有心灵的鸟兽,谁是真心,谁是假意,谁是捏着鼻子撒工业糖精,都是一目了然的。文案自己也可以带入到主角身上去跟角色谈恋爱,这样你就不会老是想着舍不得手里的角色。
我以前看《斗破苍穹》的时候,在想一个问题:那个萧炎最后只娶了两个老婆,剩下的怎么办?孤独终老吗?任何一个读者都能感觉到,小医仙的感情是最真挚的、最纯洁的,而且是随着时间变得更加深厚的。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出现她喜欢的男主了,只有萧炎可以,其余无论是谁都不行。那你说是舍不得自己的角色,那你有没有真的为他着想过?后面那本《大主宰》,我更是气笑了。这个文连载了多少年的时间,陪主角一路走过来最久的是谁?为主角付出最多的是谁?甘愿给主角献身、十死无悔的是谁?最后单女主?我裂开了。你让我发挥想象力,想象她其实到最后还是嫁给了主角,度过了幸福的一生。我一想象,全他妈是九幽在一个阴冷潮湿、无人问津的小房间里孤独终老的画面。
最后让他精彩些吧,这好像是一个无理取闹的要求。但我想,结合文案哥的薪资,只是全力以赴,貌似真的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人生在世,哪怕穷奢极欲,物质上的享受其实也有限。更何况,普通人不过是日求三餐、夜求一宿。这种想法很容易让人虚无,除非你为见证精彩而来。而我们的时间很有限,想见证这样的精彩,取决于自己的选择。现实的压力会让我们身心疲惫,付出过的真心求不得回应,让人切想玩点游戏,让自己短暂地忘记高昂的彩礼和即将背负半生的房贷和车贷。可你进了游戏,也被角色说“别去打扰他们了”,还被社区说:“你这种只会对着美少女 YY 的贵物,赶紧滚出社区。”那你留下来也是可以见证精彩,见证大烟花。不过接下来我就不演了。
我是说,你也可以选择邂逅另一群对你波性向湖的美少女。你可以发现,其实你可以不止做一个普通的朋友、一个摄像机、一个见证者、一个垃圾桶、一个工具人、一个软弱无能的废物、一个保护不了心爱之人的强者、一个守不住真心、爱人别恋的绿毛龟。你也可以体验到一个出色的主角,就像你自己一样出色。既拥有运筹帷幄的智慧,而且这智慧也总是告诉自己,只要依靠武力就能解决问题。他健步如飞、孔武有力,更是剧情的绝对中心。他更有为了守护心爱之人、为了打出尽善尽美的结局,不断把自己性命摆在赌桌之上的魄力,并且他总是可以成功。如我所言,就和你自己一样的出色。
长久以来,社管乏力。一提到二次元的剧情,就是无脑爽文、龙傲天厕纸,女孩子都是满嘴的“爱你爱你爱你”的工业糖精,当作证明自己的价值工具,以及冠军粉们只想着找一个能赢启动的游戏,以证明自己的选择没有错。我感到的只有失望。我不想赘述太多,我觉得玩家们相互付出的善意、对厂商相互积攒的信任,在几乎对整个二游圈都心灰意冷的时刻,显得尤为珍贵。日后始乱终弃,大概也不是一个麻辣人的作为。
就这样